“政府说露天大便没了,可我朋友新德里机场附近蹲了仨小时,直播里还是一片金黄。”
先把尴尬放一边,说说官方账。2014年,世卫组织把印度挂成全球头号“户外厕所”,六亿多人一起蹲,等于每八个地球人就有一个现场发粪,农村占了七成。五年后,莫迪在甘地150周年庆上宣布“完事”,举着计数器张口就来。我翻报告,发现他们把“家里盖了厕所”当“有没有人拉在里面”,合着马桶装上就算完,盖子都不确定掀开没。GDP直接掉坑,2015年卫生损害账单1065亿美元,顶印度经济总量5个点,你说国家不肉疼那是假的。
真问题上瘾在城市。新德里、孟买一水儿高压水车,司机每天任务扫街抓现行,一喷冲走好味道,官方节目看得欢,可实况像直播打地鼠,你冲这边,他蹲那边,水花四射还得小心摄像。有点钱的居民区物业干脆给公共厕所刷金子似的高端装修,不锈钢门,喷香机,自带BGM,一看就知道不想外人用,怕弄脏。结果贫民窟方圆五百米依旧飘着熟悉的咖喱味,没人管。
往下想,怪怪的:印度的地铁、写字楼下印度程序员照样写干净代码,飞硅谷的高阶人力成本和美国差不多,为啥身体记忆栏还是“能蹲就蹲”。咱不扯GDP,那玩意是板的;也不骂素质,太粗。查资料的时候我撞上黑格尔对印度的吐槽,通篇看下来,老头把“自然之子”贴印度人脑门上了:这帮人把精神世界当录像带,倒回去重播也OK。说人话:人在进化门口踩了刹车,又滚回动物出厂设置。羞耻心?刚萌芽,没浇水,又晒干。
在印度村里溜达,你会发现厕所盖在房子外边,半截墙,没门,低种姓老头天一亮敞着裤子冲墙根。别想歪,他真没想挑衅文明,只是压根没把行为往“文明必需”那栏装。黑格尔原文形容词抽象得绕口,我替他说透:印度人给精神“凭空想象”了高端剧本,但身体没来得及排练,集体掉线。羞耻需要主体自觉,印度远古把种姓角色写死后,自觉成外卖,随叫随到,但跟本人没关系,人直接退回自然。这不就是“动物之友”嘛,谁家畜生还找蹲坑。
再说高种姓婆罗门,他们算法反着来:把自然供奉得天花乱坠。经书规定早上只能左脚沾地,梵天保佑;吃饭前就一大堆洗手漱口步骤,流程比B站教程还长。婆罗门挑厕所的方式也夸张,直接修在院子外,门朝东,门槛垫白布,牌子写着仅限一级人员。一进一出仿佛完成战术动作,仪式拉满。表面看远离了“随地解决”,骨子里还是怕“自然物质”染身,仪式不过是给自然贴金:操作够复杂,自然就乖。
以点带面,整个印度社会卡在“仪式已就位,灵魂懒上线”。低种姓一堆人肉身滚泥,反正等级森严,再努力也翻不出浪花;高种姓钻肥皂泡里高贵不沾灰尘,出街自带圣洁滤镜。屎就不一样,比滤镜真实,城里水枪再响,农村板门再破,屁股选择在哪儿落地,直接写进生活方式。
拿这套滤镜套移民。新加坡政府铁腕,谁拉就罚谁,真·罚款旅拍套餐,印度裔街角便利店挂中文标识“厕所向前五十米”,顾客自动签收。推文写“我已经被新加坡人化”。隔壁加拿大稍微松,海滩大肠杆菌飙高,当地华人论坛刷屏“阿三又出事”,警察出勤却只开警告单,结果留下老味道。不是印度人学不会规矩,是规矩力道不同,他们被另一个“仪式”——法律——驯化就结。动物能被训练,人也能,只是剧本换演员。
写这么多没别的,只想说明一个事:进厕所还是进草丛,不纯是井盖问题,也不单是素质落差,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一个国家怎么用仪式感把自然包圆。镜子越复杂,照出的裂缝越多,裂缝里蹲着人的选择。
有人问我解决药方?看你信哪路大神:政府砸水管,NGO做卫生剧,或者干脆一把签证把印度人空投到法治高压区生活半年。也许答案藏在当事人自己身上,等他们一丝羞耻不受仪式绑架,能开口说“我不想再让别人闻我的屎味儿”,这才真正踏进现代。话又说回来,他们哪天集体顿悟,我手机前的围观党就得改看别家瓜田了。
蹲坑文化结束不了,谁尴尬谁知道?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