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神车本田飞度,如今月销仅252辆,为何突然没人买了_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老车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那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本田飞度,在上个月的销量榜上,只卖出去了252辆。

这个数字,说实话,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想当年,飞度可是个响当当的角色,被大家亲切地叫做“平民超跑”,在年轻人里头人气特别高。

那时候你去店里买车,不加点钱买个装饰套餐,销售都可能跟你说没现车,提车得等好几个月,那叫一个“一车难求”。

可这才几年功夫,怎么就从神坛上摔下来,到了几乎没人要的地步了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不单单是一款车的起落,更像是咱们整个汽车市场,甚至消费观念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要说清楚这事,得先回头看看飞度当年到底有多神。

尤其是第三代,就是那个代号叫GK5的飞度,简直是它最辉煌的时候。

它能火起来,主要靠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它那台叫“地球梦”的发动机。

这台1.5升的发动机,能爆发出131匹的马力,对于这么一辆小车来说,动力非常猛。

在城市里开,红绿灯起步特别轻快,甚至能让一些比它贵不少的车都吃灰,开起来很有乐趣。

而且,它还特别省油,百公里油耗才五个多点,做到了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少吃草。

第二样法宝,是它那个被叫做“魔术座椅”的空间设计。

本田一直有“空间魔术师”的称号,在飞度这台小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的后排座椅可以各种翻折、立起来,能腾出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大空间。

平时拉人坐着宽敞,偶尔要搬个家、拉个大件行李,把座椅一放倒,装载能力堪比小面包车。

这种实用性,让它成了一台非常全能的家用车。

第三样,就更厉害了,飞度在二手车市场成了一种“理财产品”。

因为质量可靠、口碑好,它的保值率高得惊人。

根据专业机构的数据,一台GK5开上三年,还能卖出接近原价百分之七八十的价钱。

很多人买它,开个两年再卖出去,亏不了多少钱,算下来跟长租一辆车差不多。

这就让买飞度成了一件很划算的事,它的价值已经不只是一台代步工具了。

这三点加在一起,再加上当时玩车圈里流行的改装文化,让飞度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深受年轻人追捧。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第四代飞度上市的时候。

按理说,换代产品应该更强才对,可本田这次的操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新飞度一出来,大家翻开配置表一看,都愣住了,这哪是升级,分明是降级。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安全配置,入门版车型连车身稳定系统(ESP)这个关键的安全功能都给取消了,气囊也少了。

刹车系统也从之前更高级的四轮碟刹,换成了成本更低的前碟后鼓。

更离谱的是,在所有车都在比谁家屏幕更大的时候,新飞度竟然连个中控屏幕都没有,整个中控台光秃秃的,这在2020年之后的汽车市场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本田可能觉得这是“简约”,但消费者感觉到的是傲慢和不尊重,觉得自己的钱花得不值。

曾经的信仰,就这样被自己亲手打破了。

就在飞度“自降身价”的同时,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小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它们对飞度这样的传统燃油小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首先是价格。

以前大家总觉得电动车贵,但随着我们国家电池技术飞速发展,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把电池成本大幅度降了下来。

结果就是,现在花七八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续航四百公里的纯电动小车,比如比亚迪的海鸥。

而一台配置过得去的飞度,价格要接近十万。

更重要的是用车成本,开飞度一公里油钱差不多要五毛,而开海鸥这样的电车,一公里电费还不到一毛钱,差距太大了。

对于主要在城市里代步的消费者来说,这笔账谁都会算。

其次是体验上的全面超越。

电动车因为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车内空间布局更自由。

比亚迪的海豚,车身尺寸和飞度差不多,但坐进后排,腿部空间明显要大一圈,乘坐感受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飞度的“魔术座椅”虽然巧妙,但在绝对的空间优势面前,也显得没那么香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大家对汽车的需求变了。

以前我们看重发动机、变速箱好不好,现在年轻人买车,更关心车里的那块大屏幕流不流畅,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像手机一样在线升级(OTA)。

像五菱缤纷这样的车,它的车机系统能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用户每天都会跟它互动好几次。

而飞度呢,连个屏幕都没有,智能化体验基本为零。

这种变化背后,是整个汽车市场的规则都变了。

国家有“双积分”政策,简单说就是鼓励车企生产新能源车,限制燃油车。

本田每卖一台飞度,就要被扣分,这些负分需要花大价钱去买,这大大增加了燃油车的成本压力。

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快速转变。

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买车时,科技感、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车能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功能,能在堵车或者跑高速的时候轻松一点。

而飞度全系都没有这些功能。

反观我们的国产品牌,像吉利的一款七万多的小车,不仅有L2级的驾驶辅助,甚至还配上了高级车才有的360度全景影像。

当消费者用不到十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配置如此丰富、用车成本又极低的电动车时,为什么还要去选择一台配置简陋、价格更高、用车更贵的飞度呢?

所以,飞度销量跌到252辆,真的不奇怪。

这不是说飞度这车本身有多差,而是它所代表的那种“唯机械论”的造车理念,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市场和消费者都已经向前走了很远,大家想要的,是一台更省钱、更智能、更舒适、更好玩的车。

飞度的故事告诉所有传统车企一个道理: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未来,如果不积极拥抱变化,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就算你曾经是“神车”,也终究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这252辆的销量,就像是市场给所有还在犹豫和观望的传统车企敲响的一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