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告”到“永久封禁”:一名网约车司机的屡教不改
2019年7月,90后男子夏某某注册成为某网约车平台司机。然而,他的职业道路并未走向正轨,反而屡屡触碰平台红线。
2021年12月18日,夏某某因使用低俗言语及索要乘客联系方式被平台封禁21天。按要求完成学习教育后,他恢复了接单资格。但这次的“从轻发落”并未让他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2024年3月至2025年1月间,夏某某又先后6次在服务过程中骚扰女乘客,包括索要联系方式及其他不当行为。平台依据《安全规则-涉性累犯规则》——“因性骚扰被处置后再次实施性骚扰的,永久停止服务”——于2025年1月19日对其账号永久封禁。
司机起诉平台:要求恢复派单,法院如何认定?
被永久封号后,夏某某不满处理结果,将平台诉至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要求恢复派单服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
- 夏某某多次违反平台规则,且情节严重;
- 平台依据事前明确公示的规则(用户注册时需同意)对其永久封禁,旨在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 平台措施并无不当。
2025年8月19日,法院一审驳回夏某某全部诉讼请求。
法律视角:为何平台有权永久封禁?
1. 平台规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用户在注册时同意的《平台通用规则》等协议,是双方之间的合同。夏某某多次违规,平台依约封号,是正当行使合同权利。
2. “涉性累犯规则”维护公共安全
网约车空间封闭,司机多次骚扰乘客,尤其是“累犯”,对乘客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平台设立“累犯规则”并严格执行,是对公共安全责任的履行。
3. 司法尊重平台治理权
法院认可平台基于保障乘客安全作出的封禁决定,体现了司法对平台自治规则的尊重,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结语:
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平台的合理治理权,更保护了广大乘客的出行安全。夏某某的案例给所有网约车司机敲响了警钟——职业红线不可碰,尊重乘客是底线! 也希望平台能持续加强管理,让乘客出行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