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登陆NBA成焦点,九年后中国大个子再敲开美国篮球殿堂

说句实在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年头,关于中国球员登陆NBA的新闻,已经几年没怎么上过热搜了。

其实就这事,本来不少球迷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中锋这场面,过够瘾了,兄弟们——中国球员选秀,再等个五年十年也不奇怪。”

结果呢?

纽约巴克莱中心里,亚当·萧华一张嘴,把谁的名字扔了出来。

“波特兰开拓者,选定杨瀚森。”

这一瞬间,不少人估计嘴里的瓜子都掉地上了。

对,就是那个2米18的山东小伙,传说中2016年周琦、王哲林之后,九年里头第一个踏进NBA选秀名单的中国篮球健将。

有点意思。

外头多数人,选秀前还嘀咕着,“这孩子估计是二轮蹦跶一圈就没影了”,主流美媒甚至有把他列到30多、40多顺位的,甚至直接写进了“落选区”。

偏偏,波特兰开拓者这个队,忒有决断,也忒会算账。

人家把11号签一卖,转手拿了16号外带点未来选秀权,就死心塌地把签约权锁给了杨瀚森。

这事儿吧,初听有点像大乐透头奖——九年没响的中国篮球钟,突然又敲响了。

杨瀚森可不只是个高个子,人家有两道密码一样的“代码”。

高度?不用多说,脱鞋2米16,穿鞋再蹦两厘米,合着快摸上绿茵场球门框。

臂展2米24,说实话,比不少NBA内线还多出半个巴掌,手掌28.57cm,活脱脱巨型棒球手套附身。

这,这不搁动画片里都得加点特效?

2024-25赛季,杨瀚森为青岛队上场45回,平均16分6,篮板10.5次,助攻3个,盖帽2.6次。

投篮命中率快到59%,这数据搁CBA里,够打个滚,还顺手拿了盖帽王和最佳星锐称号。

再加上体测,原地弹跳66厘米,助跑一蹦76厘米,三秒区那圈,晃一圈下来11.79秒。

投三分?

别信什么“中锋手感一般”那套,他在联合试训里头三分球25中14,命中率妥妥摆在56%的高位。

曾经的刻板印象说他射程短,一拍脑门全改观了。

老外球探都说:“这孩子,球商太吓人,内线天赋十年难遇。”

有点东西。

看技术层面,也不是只会站桩和抡臂膀。

进攻端光看低位左右手的小勾手,想不想起姚明?

近筐命中率74%是什么概念?

他那“Shake-and-Bake”梦幻步伐,搁NBA转瞬就能把防守人耍晕。

别忘了,他策应有两下子,能在高位找到外切队友,下意识的分球能力,带点欧洲中锋的味道。

NBA球探甚至说:“有点萨博尼斯那味儿,攻击手段老派,能传球,还会打板,让阵地战更流畅。”

防守端呢?

臂展、身高,天然护框,CBA一赛季下来,2.6次盖帽就摆着。但也别吹得上天,这娃横移速度是硬伤。数据上那3.01秒的折返跑,跟小个后卫比那是吃亏。

搁NBA打换防,兴许得挨点爆破,但防个篮下缠斗,是专业级的。

杨瀚森的路不只顺风顺水。

其实前头低开过——2025年年初,ESPN分析甚至只把他列77位,那就是连落选边都不稀奇的区间。

4月份才爬到55位,压根儿没人以为他能去一轮。

转机在后来。

小伙子带着Klutch Sports团队到美国横跨大半个州,试训了14个队,单程飞行直接上万公里。

人到了盐湖城,给爵士一试练,底角三分15中14,这手感不拿出来溜达溜达都浪费。

NBA联合对抗赛那两回合11中8、23分,7板,8助攻的数据,直接让球探打了鸡血,选秀名单飞速上调,牛哄哄的预测一下子全崩了——

这不是普通内线,这是带动全队的组织型中锋。

老鹰还给他搞了个“八小时特训”,直接把他一天榨成橙汁。

关键呢,他减脂到只剩8.7%,体能暴涨,三分稳了,预测顺位顺着梯子往上爬。

选秀夜开局前,外媒还觉得他没戏;结果开拓者一扫,“咔嚓”,首轮第16顺位。

这剧情,翻转得比“甄嬛传”还飘逸。

波特兰其实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队里正卡在重建阵痛,内线缺个带攻防策应的主心骨,杨瀚森往里一嵌,挡拆和护框全解决,还能顺带球队组织流。

合同也不小气,4年2139万美元,前两年直接全额保障,不光看成绩,还看潜力。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总经理乔·克罗宁还光明正大地夸他:“2米18还能带动进攻?这不等于沙漠里发现绿洲吗?”

可别觉得这只是商业话术。

波特兰开拓者的阵容风格,正好需要会传球、能护框的大中锋,前锋里有几位也是爱切入的,跟杨瀚森那手高位策应,活脱脱“1+1>2”。

再看防守问题,队伍完全可以利用沉退站位,把护框能力最大化,规避横向速度的不足,真要让他追着小后卫跑,是不现实的,但谁说必须场场都顶到对方的小个?

NBA毕竟不是童话乐园,选秀背后的压力和生存空间得自己扛。

杨瀚森作为九年来第一个正经被NBA看上的中国球员,这层意义本身就不止体育新闻热搜那么简单。

美国那边,甚至直接把他定位到“姚明之后最佳中国NBA新秀”,“潜在商业价值超过热门状元弗拉格”。

但吹归吹,人家自己没被这虚名绕晕。

有人说杨瀚森是“国际版克林根”或者“篮板轻型申京”,也有号召他学哈腾、祖巴茨——先搞定防守和勾手,等立稳根基了再打开控球和策应的新技能栏。

NBA官网都写明白了:“咱不是在等下个姚明,而是真真正正的‘第一个杨瀚森’。”这话挺透——别用前人的影子定义他,这个词儿也适合所有中国球员新秀。

真实一面是,任何新秀都别老想着约基奇这种模板,够不到不说,压力太大。

波特兰助理教练罗伊·罗杰斯已经给杨瀚森开了“私人定制”训练菜单,核心就是横移速度和三分手感。这才是门道。

NBA发展联盟球探主管马克·韦伯也沉住气:“别贴标签,别老提约基奇,他是三MVP。杨瀚森现在只要能防住NBA主流的挡拆和内线碰撞,就已经很棒了。瞧瞧申京成长轨迹,技术中锋还是很有市场的。”

他20岁生日赶巧撞上选秀夜,这意义别提多玄妙。

你说,他会不会将来再成一段“XX年后中国又有一个大个子在NBA里的故事”?

自己的命运,自己刻——上大学时每天加练500个勾手,不说出类拔萃,起码也是带点“卷王”属性的狠人。

现在,站在NBA争霸的起跑线,等着世界再一次重新认识“CHINA BALLER”。

不过,现实有门槛。

再好的天赋也要脚踏实地,别拿过去的神话当护身符。

无论媒体怎么说,球迷咋吹,路还得一寸一寸跑。

但不管怎么讲,就是有这样一颗新星,九年黑夜,总算迎来曙光。

觉得他会不会成为“历史的下一个节点”?

不妨扔点答案在评论区吧。

你心目中的中国篮球新希望,会超越谁,又能启发多少后来人?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