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突发大利好!人形机器人将放大招,新热点呼之欲出?(附股)

这个周末,A 股市场被一则来自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消息点燃了热情。智元机器人宣布,下周一(18 日)将在京东和自家商城同步上架三款机器人以及一只机器狗,“远征”“灵犀”“精灵” 三大产品系将首次集体面向普通消费者。对于熟悉 A 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智元机器人的每一次动作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总能激起层层巨浪,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回顾 7 月 8 日,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取得了其 63.62% 的控股权。消息一经公布,上纬新材的股价便开启了疯狂上涨模式,连续收获 10 个 “20cm” 涨停。更令人惊叹的是,在 10 个涨停之后,股价依旧势不可挡,最终累计最高涨幅超过 1300%,创下了近年来 A 股市场罕见的纪录。这一过往的表现,足以证明 A 股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关注度有多高。

智元的 “硬核实力”:不止于机器人本身

就在本周五(14 日),智元机器人刚刚发布了行业内首个面向真实世界机器人操控的统一世界模型平台 Genie Envisioner(简称 GE)。这一平台堪称全球首个面向真实世界机器人操控的统一认知引擎,它的出现给机器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让机器人拥有了 “想象力”。

以往的机器人大多是 “听指令做事”,而 GE 平台让机器人实现了 “先想象、再验证、最后行动” 的跨越。这意味着机器人从 “被动执行指令” 进化为 “主动规划行动”,“想象 — 验证 — 行动” 的闭环形成,这正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标志。一位业内专家的评价十分形象:“GE 平台的出现,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了大脑皮层。” 由此可见,智元机器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实现了技术与商业的双轮驱动。

规模化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迎来爆发前夜

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落地应用,终究只是空中楼阁。而智元机器人的优势,恰恰在于将技术与商业完美结合,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走向规模化落地。

早在 6 月份,智元就与宇树科技联手,以 7800 万元的价格中标了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提前锁定了运营商这一重要渠道。上周,智元又宣布与富临精工达成合作,近百台远征 A2-W 机器人将正式进驻富临精工的智能制造产线。

这些订单的意义远不止于 “卖设备” 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能够积累大量数据、不断迭代算法、持续打磨产品,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GE 平台一旦开放,开发者越多,积累的场景数据就会越多,模型也就越精准,机器人就会变得越来越 “聪明”,这种飞轮效应比单纯卖硬件要快上一个数量级。

从发展路径来看,智元机器人正在 To B(工厂)、To G(运营商)、To C(商城开售)三条线路上并行发力,任何一条线路的爆发都有望带来指数级的现金流增长。

领跑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人形机器人被广泛认为是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具颠覆性的终端形态。马斯克曾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中金公司的测算也显示,人形机器人的远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

在这一赛道上,我国早已悄然领跑。我国已经连续 11 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 19 万项,占全球近三分之二;预计 2026-2030 年,产业规模将达到 4000 亿元,稳居世界第一。

更关键的是,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量产前夜。宇树科技的王兴兴此前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每年翻倍,2-3 年内有望实现年出货百万台。这无疑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底气。

人形机器人板块龙头分析

随着智元机器人下周一大规模上架产品,人形机器人这一板块很可能成为 A 股市场的新热点,相关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绿的谐波(688017):作为谐波减速器独家供应商,已获智元机器人 1 万个谐波减速器订单。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传动的核心部件,具备体积小、传动精度高的优势,单台机器人需 20 - 30 个谐波减速器,潜在订单规模达数亿元。随着 2025 年智元目标出货量超 6000 台,绿的谐波作为唯一供应商,业绩弹性显著。

中大力德(002896):国内首家实现人形机器人减速器量产的企业,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行星减速器,已实现 “远征 A2” 和 “灵犀 X1” 量产定点。其覆盖 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全品类,适配智元机器人规模化生产需求。2025 年智元预计生产 4500 台远征系列机器人,中大力德订单确定性高。

富临精工(300432):与智元合资成立项目公司,专注于电关节模组研发,2025 年预计批量供应电关节产品。公司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技术领先,适配人形机器人高精度、高负载需求,单台价值量约 2 万元。

硬件制造与系统集成

领益智造(002600):作为智元机器人整机代工(ODM)合作方,提供结构件、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已获千台级订单支持量产。其将消费电子精密制造经验迁移至机器人领域,柔性生产线适配定制化需求,是智元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保障。

蓝思科技(300433):批量交付灵犀 X1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 控制器及夹爪,单机价值量约 8 万元。凭借精密制造能力深度参与智元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2025 年订单规模或突破 5 亿元。

软件与智能化支持

软通动力(301236):提供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及行业大模型支持,与智元共同开发通用机器人产品。通过成立合资公司 “软通天擎”,推动 AI 算法与机器人场景融合,还参与智元机器人融资,在软件与智能化方面为智元提供了重要支持。

资本与场景合作方

上海临港(600848):智元首座量产工厂落地临港,其为智元提供研发、生产基地及汽车制造、物流等场景支持。作为上海国资平台,整合智能制造生态资源,推动智元实现 “本地化研发 - 量产 - 应用” 闭环。

上汽集团(600104):通过上汽创投参与智元 A3 轮战略融资,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自动化应用。智元已与比亚迪、北汽等车企合作,探索汽车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而上汽集团的参与有望加速这一进程。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相关企业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动态,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理性投资。毕竟,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浪潮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