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家楼下便利店突然变成LV专卖店,第二天又变回杂货铺——这种魔幻剧情,在南非真实上演过。
只不过人家玩的是国家版"变形记",从世界第六跌到贫困线,只用了五年,比双十一降价还快。
当年南非有多壕?这么说吧,别人家矿场按亩算,他家直接论半球。全球50%的黄金在他家后院躺着,铂金钻石多到能当弹珠玩。好望角航线就是他的ATM机,每天躺着收过路费。约翰内斯堡的摩天大楼,让同时期的香港东京都成了"矮穷矬"。人均收入甩开我们十几条街,妥妥的非洲版"迪拜土豪"。
但揭开这金丝绒窗帘,屋里全是虱子。占人口10%的白人老爷们住着比瑞士还舒服的别墅,黑人兄弟却挤在铁皮棚里数跳蚤。这种"人血馒头"经济当然效率爆表,毕竟奴隶主永远比打工人干劲足。不过嘛,但凡学过初中物理都知道,压迫越大反弹越狠。
1994年曼德拉当选时,全世界都等着看南非逆袭剧本。结果白人大佬们集体上演"带资跑路",技术骨干连夜打包走人,连机床螺丝钉都拧走几颗。这操作堪比把主刀医生赶出手术室,还顺走了所有医疗器械。新接手的兄弟们摸着方向盘发懵:说好的豪华跑车,怎么连油门在哪都找不到?
工厂变废铁的速度比网红过气还快。曾经日产万件衬衫的纺织厂,三年后机器锈得能当当代艺术展品。农场主走后,玉米地直接改行种杂草。最魔幻的是电力系统——当年能照亮整个非洲的发电站,现在连自家灯泡都喂不饱。停电?那叫南非特色烛光晚餐。
你以为这就完了?内部斗得比宫斗剧还精彩。三百多个部落突然发现:共同敌人消失了,该抢蛋糕了。公务员系统变成大型真人秀《谁最会捞》,世界银行都看傻眼:"贵国这衰退速度,堪称经济界的博尔特。"
走在今天的约翰内斯堡,殖民时期的建筑依然气派,只是墙上电网比蜘蛛网还密。医院里找不到像样的医生,学校黑板擦比教科书还干净。但你说这锅该黑人背?当年香港回归也没见精英集体蒸发啊。说到底,人才才是真正的"稀土资源",可惜这道理总是要交够学费才懂。
最近总有人问:为啥有些国家资源越卖越穷?看看南非这面"照妖镜"就懂了。石油让委内瑞拉全民变穷鬼,钻石把塞拉利昂切成血钻地狱。当矿工可比当工程师轻松多了,但挖空矿脉那天,剩下的只有满手老茧和空空如也的脑袋。
(此处应有转折)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冰岛靠卖鱼也能混成发达国家。关键是你得把资源换成脑子里的东西。就像家里有矿的暴发户,要不学投资理财,迟早被败家子啃得渣都不剩。
现在知道为啥华为每年砸千亿搞研发了吧?任正非早看透了:地底下的金子会挖完,人脑子里的金矿越挖越多。下次看见非洲兄弟卖矿石换粮食,别笑人家傻——九十年代的南非人,也曾觉得那些带不走的工厂永远会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