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多,战场上的硝烟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可如果这场仗既打不赢又谈不成,乌克兰应该怎么办?泽连斯基最近在接受法国《观点》周刊采访时抛出一个想法——参考韩朝模式来停火。不签和平协议,但先划条分界线,各自管各自的地方,把战事先“冻住”。这个说法立刻引起了外界的议论,因为它听起来像是退让,但细想背后的局面,也许是他目前能抓住的少数选项之一。
要说这种模式是不是可行,先得看看它在历史上的例子。1953年,朝鲜战争打到双方都筋疲力尽,最后由朝鲜、中国和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议,定下“三八线”非军事区。从那之后,大规模的战事确实没再爆发,虽然南北双方依然对峙,但各自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几十年下来,至少让平民过上了更稳定的日子。这种“不结束战争,但先结束流血”的方式,在国际关系里确实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空间。
放到乌克兰的处境上,就能理解泽连斯基为什么会把目光放到这上面。首先,他们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自2022年实施总动员令以来,全国18到60岁的男性都不能出境,为了撑住前线,不断延长征兵时间,还降低了体检的入伍标准。这样硬撑下去,不光是前线士兵疲惫,后方的家庭也被拖到精疲力竭。长期的动员让国家像绷紧的弦,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这和当年韩国在停火后仍保持高戒备的状态十分相似。
除了兵力的压力,乌克兰内部政治的不稳定也在消耗政府的精力。泽连斯基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的矛盾闹得人尽皆知,军方和政界的摩擦频繁上新闻。短时间内的多次人事变动,直接动摇了军心。更雪上加霜的是,泽连斯基取消了反腐机构,这在国内引发了大规模抗议,一些高官干脆选择出逃。这样的局势下,政府的公信力明显下降,要想维持社会信心变得更困难。更棘手的是,根据乌克兰宪法,任何领土割让都必须通过全民公投,眼下签和平协议就意味着触动这个敏感的红线,一旦触发,民意可能立刻翻车。
外部环境同样不给力。俄罗斯不仅在战场上依旧压制乌军,还公开不承认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尽管特朗普在不同场合放话说能迅速解决冲突,并试图向俄罗斯施压,但普京并没有松口的意思。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开始减少,西方国家内部的态度也明显软化,在援助和支持上不如早期坚定。虽然联合国和一些中立国多次在大会上呼吁双方立即停火,坐下来谈判,但美欧核心国家的共识是:必须先让俄军撤出,占领地再谈。而这,正好卡住了泽连斯基提出的“先划线”计划,因为俄罗斯坚持保留现有控制区,这让双方哪怕在停火方式上也很难达成一致。
站在泽连斯基的位置上,选择“韩朝模式”,可能更多是出于现实的无奈。如果真能划定分界线,至少可以减少每天的伤亡,让国内经济恢复一点喘息的空间,也能暂时避开全民公投这个政治雷区。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阻力不仅来自俄罗斯的强硬态度,还有西方盟友的条件。就算奇迹般达成了停火线,乌俄之间很可能会像南北韩那样,陷入长期僵持,这样的状态也许会持续很多年。
不过,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能生活在没有炮火的日子里,或许就是最现实的愿望。没人会在乎战争记录里的那些数字,他们在乎的是孩子能不能上学,工厂能不能开工,街上还有没有安全感。战争从来不是平民的胜利,更多时候是精疲力竭的妥协。泽连斯基的选择,也许未必能赢得每个人的理解,但对很多经历过前线炮声的人来说,这已是最接近生活的选项。
停下来,不一定是认输,有时候只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活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