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陈赓麾下都出了哪些名将?

开国大将陈赓是一位战术能力,指挥能力很强的名将。据统计,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打了不少漂亮的硬仗,从而为他赢得我军第六大名将的美称。

老话讲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作为解放军历史上的第六大名将陈赓,他的麾下都出了哪些能征善战的名将呢?

据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抗战时期,有四位开国上将,在陈赓大将的领导下,投入抗战事业。

第一位陈再道,任职386旅副旅长,当时的大将陈赓是该旅的旅长。陈再道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一员猛将,在这之前他参与经历了许多硬仗,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我军战争史上的一员猛将。

正因如此,在日后的解放时期,陈再道将军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干部,任职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参与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为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位许世友,任职386旅的副旅长,他和陈再道一样都是出自红四方面军。在此之前许世友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头号猛将,在苏区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中,他九次担任敢死队队长,为保卫苏区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许世友成为徐总指挥麾下的五大王牌军长之一。

由此可见,在革命早期,许世友是红军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后来,他又投入了山东地区的解放战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三位李聚奎,任职386旅的参谋长,李聚奎是中央红军的主力战将,还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要知道,在长征路上,陈赓是干部团的团长,李聚奎是红一师的师长,如果论职位的重要性,李聚奎要略胜一筹,毕竟他是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

第四位王新亭,任职386旅政训处主任,这位是一位全面性的开国名将。虽然,此时他是一位政工干部,但在日后的解放时期,他成为徐向前元帅的得力助手,共同解放山西,任职第60军军长兼政委,为加快山西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开国中将中,有四位开国中将,是在大将陈赓将军的指挥下,投入解放事业。

第一位周希汉,任职第13军军长,他不仅是陈赓麾下的得力干将,更是刘伯承元帅眼中的军中赵子龙,具备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让他在解放战场上,屡立战功,指挥王牌军第13军,创造俘虏敌将最高纪录。

第二位秦基伟,任职第15军军长。他绝对是陈赓麾下众多名将中,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方面任职较好的一位。带领的第15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千岁军的美称,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将。后又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成为七八十年代军队建设的骨干,还是唯一一位任职国防部长的开国中将。

第三位李成芳,任职第14军军长,他是一位猛将。在解放战场上,指挥第14军南征北战,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四位陈康,任职第13军副军长,是一位从战火中历练出来的虎将,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任职第13军军长,负责西南边境的防御任务。

在开国少将中,有两位少将在陈赓将军的领导下,投入解放事业。

第一位查玉升,任职第14军第41师师长,第14军副军长等职。可能大家对此人有点陌生,但论勇猛,在众多开国少将中,绝对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个人战术能力,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得到陈赓将军的夸赞。

第二位向守志,任职第15军第44师师长。这位是一位综合型的开国将军,能打仗能治军也能练兵,还是新中国的第二炮兵的首任司令员,为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