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外卖迟到的责任与成本该由谁来承担?

一碗热汤面的旅程,背后是算法、骑手与商家之间精密的协作链条,而现在美团正在重新调整这套运行多年的系统。

2025年8月26日,美团在北京举办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公司宣布将在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制度。

取而代之的是“安准卡”方案,采用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机制,目前已在22个城市试点,获得了骑手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01 管理转型,从处罚到激励的转变

美团此次取消超时扣款并非突然决定,而是长期规划的一部分。2024年12月,美团公布了八项算法改进举措,其中包括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新型的“安准卡”方案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逻辑。骑手如果因自身原因导致超时会被扣分,但后续可通过准时送达订单获得加分。

这种管理模式类似于驾照分数制度,给了骑手一定的容错空间和改进机会。

02 多方因素,超时问题的复杂性

超时问题从来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根据美团调研,2024年1-10月期间,美团外卖的总体超时率仅为0.75%。这个数字远低于一般消费者的感知,说明大多数订单都能准时送达。

骑手超时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遇到特殊场景,二是新骑手配送经验不足。数据显示,入职30天内的新骑手,超时率是入职1年以上老骑手的近5倍。

新骑手更容易因为对配送环境不熟悉、派送订单技能不熟练,导致订单配送超时。

除此之外,天气、路况,甚至是电梯异常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骑手配送超时。在消费者投诉中,有人反映平台乱派单,商家出餐慢,取餐完成后配送时间已经不够,造成送达后超时。

03 骑手体验,从压力到动力的转变

超时扣款制度一直是中国外卖行业骑手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旧制度下,骑手遇到超时情况可能面临罚款。

有骑手投诉反映,遇到商家出餐慢、平台派单不合理等情况,自己却要承担超时扣款的责任。

美团已经在尝试多种方式改善骑手工作体验。去年底,美团在全国范围内上线了防疲劳措施,当骑手跑单满8小时就会收到弹窗提醒,每小时再提醒一次;满12小时则强制下线,次日可继续接单。

数据显示,每天触发8小时弹窗提醒的骑手约占18%,而触发12小时强制下线的比例仅为0.28%。

04 用户权益,超时带来的体验影响

对用户来说,外卖超时确实会带来不便。等待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食物变凉、口感变差,甚至可能耽误用户的时间安排。在极端情况下,超时可能影响用户的工作安排或日常生活计划。

目前美团平台对于超时订单有一套补偿机制。根据规则,如果订单超时导致消费者未能准时收到餐品,美团会根据超时时间给予消费者相应的补偿,如优惠券、减免配送费等。

但需要用户主动申请,系统不会自动补偿。

05 责任共担,系统化解决方案

美团正在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整个配送系统。针对新骑手不熟练的情况,美团改进了订单调度系统,确保“新手期”不会接到难度大、易超时的订单。

平台还计划针对连续高单量跑单的骑手升级策略,帮助其平衡收入与健康。

在交通安全方面,美团今年4月以来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试点了“安全分”体系,在交管部门指导下,将交通安全表现纳入骑手考核,采用正向激励的方法。

据统计,自实施安全分体系以来,骑手闯红灯行为减少了26%,试点城市中已有超过2万名骑手获得了即时到账的现金奖励。

美团还计划推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如简化申诉流程等,通过AI技术提高问题识别和分类效率,从而降低骑手申诉难度,提升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

取消超时扣款像是把对抗赛变成了协作舞——不再是谁对谁错的追究,而是如何一起跳得更好的探索。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但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下滑89%。业务调整期的美团,正在寻找平台、骑手和用户之间的新平衡点。

骑手们将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可能需要调整对准时配送的预期,而平台则需要设计更精妙的系统来维持效率。

这种转变不是谁输谁赢的零和游戏,而是外卖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