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梦、王思雨、杨力维这些熟悉的名字集体消失在最新公布的18人名单中,中国女篮用一次前所未有的年轻化变革宣告:洛杉矶奥运周期的换血计划,正式启动了。
这份名单里没有30岁的老将,没有亚洲杯半数主力,甚至连争议声最大的明星球员也悉数退场。 换来的是5张国家队新面孔,7名后卫的密集配置,以及一个扎眼的数字——平均年龄23岁。
2025年8月15日晚8点,中国篮协准时挂出公告。 18人集训名单,清一色是1998年后出生的球员。 后卫7人、前锋7人、中锋4人,年龄最大的不过27岁。
这份名单里,韩旭、张子宇、杨舒予的名字还在,但上个月刚打完亚洲杯的12人阵容,只留下7个。
剩下5个席位,全部给了新人:19岁的北京首钢后卫徐凤威、U19世界杯单场砍过19分的冉珂嘉、大运会对日本末节独得14分的田媛媛、山东女篮的周静、浙江体职院的李雨汧。
而李梦、王思雨、黄思静、杨力维、潘臻琦——这些过去十年扛旗的核心球员,集体落选。
宫鲁鸣对此没有绕弯子。 在后续的解读中,他直接挑明:“本次集训以年轻队员为主,目标是在2026年完成新老交替。 ”为了这个目标,球队需要“争分夺秒,充分利用每一天”。
换血不是临时起意。亚洲杯刚结束,中国篮协就开了总结会。 会上的结论很直接:集训周期不足、基本功参差不齐、场上执行力不统一。
尤其外线投射,三分球命中率成了硬伤。
问题摆上台面,解决方案也同步启动。
集训安排从8月18日启动,第一站是昆明海埂训练基地。
高原训练将持续整整四周。 所有球员要先过体能关——有氧耐力、无氧耐力、肌肉力量、爆发力,全部要重新筛查。
数据化指标会跟踪每个人的进展,目标很明确:补上亚洲杯暴露的体能短板。
高原不是终点。 9月16日,队伍转战国内城市,迎战第一个重量级对手:西班牙甲级联赛劲旅尤文图特女篮。 两场热身赛,是检验体能成果的第一块试金石。
但宫鲁鸣最在意的不是胜负。 他更想看到的是,球员在高强度防守下能否稳住外线投射,攻防转换能否跟上欧洲节奏。“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训练成果,及时发现技战术问题。 ”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9月19日后,队伍将返回北京体育大学,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方案。 训练中继续穿插教学赛,用实战固化技术动作。
所有环节中,最特殊的安排藏在公告末尾:后卫训练营。
这不是常规集训内容,而是专为解决“后卫人才短缺”开的“小灶”。按计划,营内将重点选拔20-27岁的潜力球员,主攻持球突破、运动战三分投射,同步强化体能和速度耐力。
针对性极强。 亚洲杯上,中国女篮多次因后卫处理球犹豫、推进速度慢而错失战机。 现代篮球对后卫的要求早已不止于“运球过半场”,更需要快速决策、强硬终结、精准分球。
宫鲁鸣对后卫营寄予厚望。 他要求营内训练“全面提升技术、组织能力、战术素养、心理状态”,甚至细化到“对战术体系的理解深度”。
新人的加入,让这份名单多了些故事。
田媛媛的名字后面跟着“大运会冠军主力”的备注。 中日对决末节独得14分、全场轰下20分的表现,是她入选的关键筹码。
冉珂嘉的履历上写着“U19世界杯单场19分6篮板”。 国际青年赛场的爆发力,让她跳级进入成年国家队。
最意外的是徐凤威。 19岁,北京首钢梯队球员,在WCBA尚未获得出场机会,却直接敲开国家队大门。 宫鲁鸣看中的或许是她在青年联赛展现的持球天赋,但具体成色,要到高原训练和热身赛中验证。
中生代球员的任务更明确。 韩旭和张子宇的双塔组合仍是内线支柱,但她们需要在新体系中承担更多策应和防守指挥职责。 杨舒予、李缘等已有大赛经验的球员,则要成为衔接新老阵容的“传帮带”纽带。
他在采访中两次提到“2026年完成新老交替”,这意味着明年的世界杯资格赛将是验收节点。 而本次集训的核心目标,就是“初步选拔以中青年队员为主的2026年世界杯资格赛阵容”。
时间不等人。 9月30日集训结束后,教练组将分赴全运会赛场继续选材。 省级赛事中的苗子,可能成为下一轮换血的储备。
而落选的老将们也没停下脚步。 李梦和王思雨已在四川队合练,带着刘禹彤、贾赛琪等队友冲刺全运会。 省级赛场的厮杀强度或许不及国际赛场,但对保持状态而言,足够。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