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美国后,李在明又甩出王炸!关喇叭请金正恩,朝鲜半岛变了天

他上台第一天就关掉了朝韩边境吼了两年的大喇叭,这些喇叭从尹锡悦时期就没停过,天天放韩国流行歌和骂朝鲜的广播,吵得三八线两边不得安宁。

李在明一关喇叭,朝鲜那边居然也默默停了反韩宣传,两边突然安静得让人不适应。

没过几天,韩国情报院又宣布停掉所有对朝广播,连播了五十多年的“自由朝鲜广播”也掐了信号。

冷战时期留下的这套宣传战老古董,硬是被李在明亲手送进了历史。

最让人意外的是,韩国政府突然解禁了朝鲜电影电视剧。

过去在韩国看朝鲜电影是违法的,但现在《卖花姑娘》这种朝鲜老片能合法上映,电影院门口排起了好奇的年轻人。

但真正的王炸还在后头。

7月25日,韩国《朝鲜日报》爆出猛料:李在明要邀请金正恩参加10月底在庆州办的APEC峰会! 作为东道主,韩国有权直接向21个成员国元首发邀请函。

如果金正恩真以国家领导人身份露面,这将是朝鲜最高领袖首次登上多边国际舞台。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埋在6月的一场国际论坛。

当时有记者问李在明怎么看台海局势,他直接甩出一句:“台海的事,跟韩国没有任何关系! ”这话瞬间在白宫炸了锅。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美韩贸易谈判桌上就弥漫着火药味。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掏出一份文件,要求韩国把《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从朝鲜半岛扩大到整个印太地区。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将来美军如果在台海动手,韩军必须跟着上。

见韩国不接招,美国开始加码。

7月初,美国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联合发函,要求韩国把国防预算从GDP的2.3%猛增到5%,还让韩国设立4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

威胁更赤裸裸:“不答应就对韩国钢铁、汽车加征25%关税! ”

当时韩国车企现代起亚在美国销量正涨23%,这关税大棒砸下来,韩国经济命脉直接骨折。

1. 关喇叭拆心墙

7月3日,韩国国防部突然命令前线部队关闭所有对朝扩音器。

这些设备从2023年尹锡悦重启后,每天12小时循环播放防弹少年团的歌和“揭露朝鲜真相”的新闻。

朝鲜士兵曾写信抗议:“噪音吵得哨所屋顶都在震! ”李在明这招立竿见影,48小时后,朝鲜也停了自己的反韩广播。

2. 文化破冰放电影

7月10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解禁朝鲜影视作品。

首批引进名单里既有1972年的革命歌剧《卖花姑娘》,也有近年朝鲜拍的动画片《少年将帅》。

首尔一家影院经理说:“售票APP崩了半小时,年轻人都在抢票看神秘邻国拍的电影。”

3. APEC峰会甩王炸

当美国因台海表态向韩国施压时,青瓦台在7月24日放出消息:已通过外交渠道向APEC成员国传递邀请金正恩的意向。

韩国外交人士透露:“我们正研究让金正恩参加数字经济论坛环节,安排他与马斯克等企业家对话。”

这招直戳美国软肋,要是朝美领导人在APEC同框握手,美国还怎么拿“朝鲜威胁”逼韩国交保护费?

特朗普没料到,压韩国表态只是崩盘序幕。

7月中旬,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跑到东京,要求日本明确承诺“协防台湾”,结果日本防卫省回复:“很难回答假设性问题。”

转头日本政府就通知在台企业:“若台海开战,请自行撤离,政府不组织撤侨。”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更干脆:“我们从不讨论假设场景。”此前美国想让澳日韩联合声明台海立场,结果三国代表在夏威夷吵了三天,草案最终流产。

更让白宫心塞的是经济威逼失效。

日本汽车业因美国50%关税陷入寒冬,丰田会长丰田章男公开抱怨:“所谓盟友就是用来宰的吗? ”德国则默默把23%的贸易转向中国,大众汽车宣布在安徽追加250亿欧元电池投资。

李在明这套组合拳直接动摇了美国战略根基。

过去美军在东北亚有三大抓手:驻韩美军基地、美日韩联合军演、朝韩敌对氛围。

现在韩国不仅拒当台海马前卒,还主动给半岛降温。

经济账也算得明白。

2025年第一季度,中韩贸易逆差冲到189亿美元,中国买走韩国63%的半导体。

三星西安工厂产能利用率从尹锡悦时期的43%飙回87%,SK海力士更获准在中国扩建先进芯片厂。

军事上变化更明显。

7月18日,韩军时隔三年重启中韩军事热线,这次还新增了网络战和太空安全合作。

而在韩美谈判桌上,李在明提出“用战时指挥权换保护费”:只要美军2026年前交还指挥权,韩国愿意多付军费。

面对韩国橄榄枝,朝鲜至今未公开回应APEC邀请。

但7月26日,金与正罕见评价李在明政府:“某些言行值得观察。”而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只简单表态:“支持半岛南北改善关系。”

中国看似置身事外,实际压力骤减。

黄海海域原定7月的美日韩反潜演习被无限期推迟,山东半岛附近的侦察机活动减少37%。

关键的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7月28日宣布:重启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重点谈稀土和新能源电池关税。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