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和柬埔寨又在边境上翻船了,还不等硝烟散尽,特朗普就急不可耐地要来插一脚。
手法相当熟悉,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直接甩话:“已经和泰国、柬埔寨分别通了电话,双方必须结束冲突,否则美国免谈贸易协议。”这语气,和当初他在印巴摩擦时拿关税威胁如出一辙。特朗普这番操作,说白了就是“你们先别打了,想跟美国做生意,得按我规矩来。”
结果呢?泰国和柬埔寨嘴上说着“遵命”,转过头枪炮声更密集,谁都不认账:“是对方先动手的。”戏码熟得让人以为在看老牌肥皂剧。泰国军方更是一点不矜持,公开指责柬埔寨“说话不算数”,说只要前线停火没谱,士兵就继续打。至于谈判,他们摊开手:“这是政府的事,但如果对方不老实,前线可不会停。”更夸张的是,泰国外交部竟然正琢磨着向国际刑事法院起诉洪森,说他“犯下了战争罪”。
这一系列强硬姿态,让原本就紧绷的边境彻底卡死了。局势已不只是泰柬两国的事,一旦失控,东盟乃至整个亚洲都跟着遭殃。于是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赶紧出来拉偏架,邀请双方去自家直接磋商。
泰柬实际上对马来西亚的邀请都表了态:可以谈。但这里有个问题,谈判真能解决问题吗?别忘了,这场冲突的起点很微妙。五月那次边境擦枪走火后,泰国前任佩通坦政府原本偏向妥协,试图私下和柬埔寨缓和。可洪森公布录音,一招断掉了泰国政府的退路。新一任的普坦政府直接进退失据:软下来军方和选民不答应,强硬一点经济和投资就跟着遭殃。
打开账本一看,根本伤不起。光说贸易,泰柬之间一年能有2400亿泰铢的收益;光关了边境一个多月,泰国就损失了210亿泰铢的出口。不放下身段跟柬埔寨和解,泰国的小日子根本没法过。所以别听军方口头上怎么硬,泰国其实比谁都想谈。
再看柬埔寨,和泰国正好反着来。刚被F16炸过,立刻跑去联合国安理会告状,要求国际社会赶紧介入。洪森精得很,先喊外力调停,自己却不主动升格局势。其实,他的算盘大家都懂。柬埔寨现在统治不稳,洪森交班儿子洪玛奈后民心浮动,军费又高得离谱,还不得不靠强制征兵来堵窟窿。本国反感征兵,特别是年轻人强烈抵触。碰上泰国火气上来,洪森正好利用危机引导注意力,还能顺水推舟巩固军权,顺便给强征兵找借口。
但谁都知道,柬埔寨根本没能力真打。经济难支,内部不稳,无论怎么宣传,打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找第三方调解,最好还能混个“受害者”身份,博点国际同情。所以马来西亚一抛橄榄枝,柬方巴不得赶紧赴约——表面上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实则连夜收兵求和。这不是意外,倒像剧本早就写好。
这里最微妙的,还是美国的态度。按理说,冲突越拖越大,最着急的应该是美国。可特朗普的做法却很“美国”:表面敲打,暗里看戏。泰国用F16炸柬埔寨,美国一句批评都没有,反倒把贸易协议拿出来当人质。这已经是实际“站队”泰国了。
泰国军方把冲突和政府责任切割,火力全开的时候却把“外交谈判”甩给内阁。什么意思?就是“你们官场可以摇摆不定,我们军队说打就打。”这种做法,把国家机器的矛盾暴露得一清二楚,也让局势更加不可控。
东盟只能左支右绌。边境一乱,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都得跟着提心吊胆。毕竟,东盟各国经济交织,这几年本就不太平,没人希望新火再起。可调停难度极高。一边是泰国军方寸步不让,一边是柬埔寨隔三岔五要第三方下场,能不能真谈下来,没有几个人敢拍胸脯保证。
另外,还有个绕不过去的巨头——中国。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极深,是泰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一旦泰柬关系恶化,中国自然也不高兴。这两国背后都有中国企业和投资项目撑着,哪边乱了都影响大局。中方公开对双方劝和,并时刻观察美国动向,防止被西方借题发挥。
实际上,泰柬边境的争议地区只是导火索。谁都清楚,这不是土地的争夺,而是国内矛盾的一次转移,是国际力量争夺东盟地盘的又一轮试探。特朗普拿贸易协议要挟,目的是增加美国的话语权;马来西亚主动劝和,其实也是东盟希望自家事务自己解决,不让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泰柬冲突维持不了多久。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资本撑起一场长期对抗。临时停火的可能性当然很大,但这只是拉开了换桌和局的序幕。关键问题永远没有变:谁先让步?中美选边?谁能主导规则?东盟的未来,还要看这场东南亚最热边境的下一次博弈。